第111章 老嫂子正点鸳鸯谱(1 / 2)

金秋的磨儿山桂花绽放,东湖上吹来的风将浓浓桂香敷面扑鼻。

操!人生得志便惬意。

游船泛于东湖碧波之上,船头立着举人赵英武和举人李鸿斐。李举人借诗一首:“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鸟,如何不作钱塘景,要在江城作画图。”---这是南宋袁说友的《游武昌东湖》,这里被用作了临别赠词。

不知为何,赵举人最不愿在李举人跟前示弱。你搬运他人之作,我却还你吾之原创。听好了:东湖美景重阳天哪,湖霭如酒桂如烟哪。有缘千里来相会呀,无缘对面手难牵呀。

跳下船,二人依依话别。相约来年结伴进京,相约此生报效朝廷。

赵英武与东湖美景缘尽分手,只因自家老头修书过来催他回家准备学业,来年开春进京会试,荣登天子堂。明天参加巡抚主持的鹿鸣宴,喝了庆功酒跳过魁星舞,就要回那鸟不拉屎的施州闭门苦读了。苦也!

码头上早早有阚纯商候着,把银两盘缠给到赵英武,“曹部长修书于我再三嘱咐,叫你切不可流连万不可短视,等公子进士及第,有更好的人家来巴结你,更美的女子向你抛绣球。你父亲赵官家也有话交代,叫亚元公万万不要中了武昌城里财主的美人计,亚元公将来是要和京城里高官攀亲的。”

此二人头一回见面。不知道什么原因,赵英武只觉犯眼冲,厌恶感一波接一波地上头。“四叔信里可曾提及他在店里受辱之事?”

阚老三立刻诚惶诚恐,整了整衣袍单腿跪下,“小的回到店里一听说此事,即将一干人等尽数驱逐不再叙用。”

“可曾扣下那几个狗奴才的工钱?”

“这个…匆忙间…”

“阚掌柜子,你好仁义。”

赵家老两口,怎么说呢,到底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对儿子如此放话,可当武昌城里说媒的连着九拨不辞劳苦赶到施州卫,老夫妇挡不住了:来的可都是些好人家,大户人家。

赵英武磨蹭着还在归家途中,怀揣姑娘八字帖的媒婆是为第十波人马,赶到了施州为彭润玉彭小姐说亲来了。姑娘八字好有旺夫运,相貌好脾性好,家里有钱。至于怎么个有钱法,那日已向亚元公透过底。还有个视外甥女为己出的嫡亲娘舅,现任承天府推官马上要升职做通判了。

以上信息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有钱有势。

媒婆还提到彭老爷彭大治格外有交代,儿子彭润秀腹内草莽人轻浮,老爷夫人不作寄望,只盼招得好女婿,百年后分一半家产于女儿女婿。

老嫂子问:“彭府老爷育有…”

“咳咳--”老赵赶紧嗓子发毛,提示老婆说话别太露骨。

媒婆不以为然,谈判撒,就当直来直去。抢话道:“彭老员外不曾娶有妾室,只与老夫人育下一对儿女。”

这家不错!结下这门亲事,既能捞上笔巨额嫁妆和遗产,还能在仕途上得到姑娘舅父关照。老夫妻俩个顶不住诱惑了,破天荒地请媒婆客房安歇,跑去梁山找曹少讨主意。

找的是曹少,但穿越众个个起劲,都跑来凑热闹。

曹少道:“哼哼,我早说了吧,考完那天彭家要免费招待我们几个常住,目的性很强哩,算他彭大治慧眼识珠。”

这话,老赵自然懂的,立刻马屁接上,“四弟料事如神,老哥哥佩服啊佩服。”

众人都说是好事,就是没见着照片,不晓得姑娘相貌身材长得好不好。真是全然不考虑赵阿三本人意见,在旧社会当家长真是爽!

唯曹少费尽心思才把丫赵阿三捧红,他要待价而沽,绝不肯轻易把值钱货给贱卖了,“老哥呀,咱眼界要放长远。你四弟我都奔四的人了还未正式拜堂成亲呢,英武才20,以后的机会多得是。明年若中了进士…”

“20岁倒不算小了。此事还须四弟照应,你侄儿明年的会试可都拜托四弟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是想,这个,我就随口一说哈,彭家小姐配不上咱阿三头,但配得上阿二啊!”

众人愣了片刻,醒悟过来又都说好,还夸曹少不愧是公务员出身,最善于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