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这料子丝滑如水。”
“完了完了。”徐玉心说这回是和氏璧碰上了楚厉王,完全不识货哦。估计师娘是只晓得‘绫罗绸缎’这个词的水平了。徐玉决定豁出去了,非得把‘绫罗绸缎’给拆开来,让师娘知道自己的这份礼很珍贵很难得。
绫罗绸缎,乃是四种不同的丝绸面料,其中罗最昂贵。罗最轻最柔,织罗极耗人工。罗做的衣服就是罗衣,能置办得起罗衣的,非富即贵。因此催生出一句老话:只敬罗衣不敬人。
不过呢,胶皮已经进化到了不需要靠行头来炫耀、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境界,看中的是罗料的实用性。这料子特别适合用来做夏天的睡衣,或者防晒的皮肤衣。
“师娘,徒儿孝敬您的七尺罗纱从我徐家屯库房抢救而来,产自洞庭叫做鲛绡,做成睡袍夏天里穿……十分凉爽。”他要表达的本意是罗纱丝滑透气穿了跟没穿一样,但这么说贴切是贴切了,可也是大不敬。
这小子当师娘不领行情呢。师娘她老人家可看过几十遍的越剧电影《柳毅传书》。龙女三娘领柳毅参观鲛人织绡这段,胶皮7岁那会儿就在生产队打谷场上放的露天电影里学习到了。鲛人都是女儿身, 但为天下女儿哭。鲛人眼泪化为珍珠,故有鲛人泣珠之说。柳毅便说此泪应唤女儿泪,此珠应唤女儿珠。7岁的胶皮就能举一反三,加上一句‘此绡应唤女儿绡’。于是从7岁开始便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天拥有鲛绡,一梦整整27年!27年后的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被鲛绡收买,被徐玉一声‘师娘’勾起无限的母性慈祥,都是精神上的满足。师娘给了徒子天大的面子,亲自出手甄别彭师傅的阴阳,结果出来,人家果然出淤泥而不染。
“照此说来你彭师傅是人才哩。也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居然给疏忽了。有一技之长的,特别是郎中药师应该优先甄别诊治,早一天上山能早一天出力。”
彭师傅怀疑眼前这位梁山最高层领袖反而是染疫的病患,看她脸色惨白,坐着说话也是东倒西歪的,分明在用力说话,嗓音却似风箱推到了最后一格的有气无力。
“咣当”。刚说着话便一头栽倒昏晕过去。彭师傅大惊失色,“杨大夫,穆部长倒了,你快快施救。”
“莫慌,穆姐姐连日操劳过度,体力不支所致,这些天常有昏厥,并非染疫。”谷子说着将胶皮扶到躺椅上,先给灌几口红糖水,再安排打吊瓶,一套程序和动作熟门熟路,显示刚才所说绝非虚言。
昏过去的胶皮属常态化,已见怪不怪。她只是劳累过度、营养摄入不足,血糖太低引起的短暂性休克,打了生理盐水后立即又生龙活虎投入到伟大的抗疫事业中去了。
新人彭师傅没有接到过所谓宣传任务,但他一定是被感恩和感激侵略到了身体每个细胞。纯属自发行为,他主动积极地逢人便宣扬梁山穆部长经常性累到脱力忙到昏迷的事迹。他告诉难民们:穆部长白天收治病患,晚上熬制特效药,几乎不眠不休。大伙儿要体谅梁山的难处,要听从安排耐心等候。
言辞切切传递良知,被感动了的难民化身为千千万万个彭师傅,一个接一个把感动口对口传了下去,短时间内佳话传到了峡谷内近28万人的耳朵里。人不能感动,感动时身体每个细胞都是向善的,人性要被洗礼。感动了会说混账话做混账事,比如结婚、捐款,往往后来发现生活的伴侣比之婚前改头换面,而捐的款大半被用来吃野味买豪车养婊子。
人们开始配合梁山的工作,尤其土司兵自发组织起来维持秩序。该行为可是帮到了大忙。
之前,平台周围的几个厂区关着钢铁巨兽而幸免于难,确切应为暂时未被难民占领。峡谷里已经人满为患几无立锥之地,旬日里陆续过来避难的乡民无处可去只能对工厂下手。当下,两边紧张对立情绪得到缓解,各项措施终于是能够推行下去了。梁山军和各工厂作坊把整个司城让出来集中安置难民,各司的土兵组织起来沿道路两侧拉上绳索护栏,开辟出安全绿色通道,粮食物资等得以有序运转,整整中断了两周的工矿开始恢复烟火气,终于得以复工复产。一旦复工复产,物资供应有所保障,防疫抗疫工作开始加速运转。
从难民中医护人员的摘选-甄别-救治-培训-分配工作的流程运转犹如流水线一般精准高效。有一天胶皮惊奇地发现自己可以不用亲赴临床一线诊治病患,有了更多的时间给彭仲华、慕容天赐、谷子等亲传弟子们解惑答疑,可以腾出手来把大多数时间放在培育链霉素上。此刻她对‘危机’一词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熬过了危便能迎来机。医疗挤兑度过了最艰难的危险之后,莫名其妙地就建设完成一支看上去挺庞大的医疗队伍。
随着越来越多的活动板房投入使用,然后顺理成章的在司城形成一大片的白房子新村。是的,方舱医院姗姗来迟但终于还是来了。现在的胶皮手里双剑合璧,司城里的方舱医院用来收治前期轻症,征用的职校是为重症病院,可谓长剑善舞了。
两个半月之后,在梁山人不要命的工作下,在难民的着力配合下,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而这个时候,山上存粮、盐巴、衣料到了杨白劳家的水准。
当好人做好事的代价很大。
难民即为饥民,梁山众带着被连累,因为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想要搞区别对待要冒很大风险,真要这样做就是抽自己嘴巴。两个多月来,潇洒口口声声向难民们保证过,梁山一定会和他们同甘共苦,对他们一视同仁。还有3个月才到秋收,30万人眼巴巴望着平台,30万张嘴等放米下锅。不止30万,每天陆陆续续来的,单日高峰值达千人之多。
有人要问:官仓没存粮吗?
回答:有,不多哉不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