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两人却浑然不觉。张君宝以竹枝圈住“太平”二字,圈内忽然蹦出只萤火虫,尾部荧光正正映在“平”字中间那一竖上,像极了一柄斩尽贪腐的利剑。朱元璋见状哈哈大笑,声震四野,惊得林中叶上露珠纷纷坠落,在泥土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恰如他与张君宝此刻在人间砸下的,关于清平世道的深深印记。
濠州城破庙内,张君宝以松枝在墙上画军事布防图,朱元璋蹲在一旁往地图旁堆玉米粒——每粒代表千名义军。忽闻庙外马蹄声,探子滚鞍而入:“元军运粮队明日过泗水!”朱元璋捏碎一粒玉米,黄粉溅在张君宝新画的“伏击圈”上:“先生前日教的‘围点打援’,正合用!”
张君宝折下佛前供香当令旗,插在“濠州粮仓”位置:“元军恃强,必分兵护粮。可令徐达带三千人扮作流民劫粮,常遇春率伏兵断其后路……”话未说完,朱元璋已拍案而起:“妙!再让汤和带水师堵泗水下游,教他们插翅难飞!”他忽然抓起供桌上的残棋,将“帅”棋推到“将”棋五步之外,“就像先生说的‘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三更梆子响时,两人蹲在墙根啃硬饼。张君宝望着朱元璋指甲缝里的泥垢——那是白日里帮百姓修水渠时沾的,忽然从怀中掏出本《黄石公三略》:“此书中‘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正合我们建‘仁义之师’的本心。”朱元璋接过书时,触到内页夹着的武当山落叶,叶脉竟似他梦中的应天城街巷图。
忽有夜风卷着枯叶扑进庙门,张君宝借月光见朱元璋睫毛投下的阴影,竟像展翅的雄鹰。他以饼渣在地上摆出“九字军规”:“杀降者斩,抢民者斩,辱妇者斩……”每写一字,朱元璋便重重点头,眼中闪过当年见县吏虐民时的狠厉。待写完最后一“斩”字,庙梁上忽有雀群惊起,扑棱棱撞得蛛网乱颤,恰似天下义军即将揭竿的前兆。
五更鸡鸣,两人并肩站在庙前土丘上。张君宝望着东方渐白处,见朱元璋衣摆上的补丁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忽然想起太和山上丘处机说的“龙潜于渊,俟时而动”。朱元璋忽然指向地平线:“先生看!那片云像不像战旗?”张君宝顺着他指尖望去,见朝霞似火,正将云层染成义军即将举起的血色令旗——而他们脚下的濠州土地,正像一张铺开的宣纸,等着饱蘸英雄血墨,书写改天换地的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