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和元年夏,涿县城外官道上尘土飞扬。
袁绍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春风拂面,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主公,前面就是涿县了。”许攸策马靠近,压低声音道,“甄家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那刘备确实在此地织席贩履为生。”
“传令下去,所有人换装,我们扮作商队入城。”袁绍突然下令,“不要惊动当地官府。”
许攸皱眉:“主公,你这是...”
“我要亲眼看看这位刘玄德,究竟值不值得我亲自来请。”袁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袁绍站在城墙之上,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下方熙熙攘攘的市集。他身着一袭深灰色长袍,腰间玉带束紧,显露出他那魁梧的身材。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袁绍转过身,看到许攸匆匆忙忙地跑来。
许攸的脸色略显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快跑所致。他的衣衫有些凌乱,但依然能看出那是一件价值不菲的锦缎长袍。
“主公!”许攸气喘吁吁地说道。
袁绍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些许迫切:“人找到了吗?”
许攸面带微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轻轻点头,回答道:“人找到了,就在城西门市集上有个铺子!”
“铺子?”袁绍眉头紧锁,反问道,似乎对许攸的回答感到有些意外。
“对!”许攸肯定地说道,“一个卖鞋的铺子。主公可以去买双鞋,我刚刚就在里边买了一双,你看就是脚上这双。”他说着,抬起脚来,展示着那双新鞋,“还挺舒服的!这刘玄德手艺不错。”
“嗯...”袁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刘玄德的手艺确实不错。”
袁绍看着许攸脚上的鞋,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看着许攸,问道:“旧鞋呢?”
许攸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说道:“给路边乞丐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随意和洒脱,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放在心上。
袁绍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深地看了许攸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右手轻轻一挥,目光落在许攸身上,示意他前方带路。许攸会意,立刻挺直腰板,迈开大步走在前方。两人穿过繁华的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城西的方向而去。
“主公您看,就在那里!”许攸抬手指向远方。
袁绍顺着许攸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市集角落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小铺子。铺子的招牌已经有些破旧,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刘记鞋坊”几个字。透过简陋的木板窗棂,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鞋履。
“主公请进。”许攸做了个请的手势。
袁绍点点头,大步跨入店内。一股淡淡的皮革和麻线的混合气息扑面而来。店内陈设简单,靠墙的木架上摆满了各式鞋履,角落里堆着几摞尚未完工的半成品。
忽然,他的视线定格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正低头编织着什么。
青年身长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垂到肩膀的耳朵和几乎及膝的双手。
“是他。”袁绍心头一震,前世记忆中的刘备与眼前这个贫寒青年逐渐重合。虽然衣着简朴,但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却无法掩盖。
袁绍整了整衣襟,大步走了过去。
“这位兄台,草鞋怎么卖?”袁绍故意提高声音问道。
青年抬起头,露出一双温润如玉的眼睛。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躁动:“五文钱一双,客官要几双?“
刘备正坐在一张木凳上绱鞋,听到动静抬起头来。他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行礼:“不知贵客光临,刘某失礼了。”
袁绍打量着刘备的样貌——身材中等,面容清秀,举止间透着一股谦和之气。他心中暗自点头,此人的确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